計畫主旨

本計畫課程命名為「中文能力與涵養」,立基於生命教育,統整學生於各領域的能力素養基礎,不僅止於語文能力的培養,更是促進「學用合一」之教學革新計畫,並以心靈成為「體」、實踐為「用」之理念,盼學生從整體生命的關懷走出獨具個人特色的職場風采。(標頭題字:吳旻軒)

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

課程設計與規劃

(一)課程設計理念
  在國、高中國文教材中,不乏名篇佳作,然中學受限於學測與指考,教學方式傾向單面向的傳授及統一的標準解釋,無法讓這些經典文章發揮啟迪心靈、開發想像的效能。

  然而,人類生存於宇宙中,生命的存在感往往來自於個體對於時間流逝以及空間變化所引發的感受。基於此一認知,本計畫將設計一套融入生命情境的語文教材,使語文的學習經由時間的歷程與空間的場景真正融入學子的生命情境,並將架構區分為「個體-群體」及「時間-空間」兩個主要軸線,進行課程與教材規劃:

1.從「築夢」到「尋路」:
1)築夢:個人生命的探索
  人們的成長歷程,事實上也是逐步認知自己的過程,從「童年」時期的難忘往事、「青春」期的夢想與自我期許、對「愛情」的憧憬等等,都成為個人生命史建構的基礎。
  「築夢」的主題,將聚焦在對文本中「生命」的回顧與探索的面向,進一步觸發對自我生命史的深入理解與書寫,例如〈城南舊事〉、〈受戒〉中對親情、環境的記憶;《莊子˙逍遙遊》、〈木部十二劃〉中的人生觀、世界觀;《牡丹亭˙驚夢》中繾綣的情思,都能夠對應個體成長歷程中的許多片段,引發學子對自我生命的重新認知。

2)尋路:群體經驗的認同
  個體的生命經驗,固然需要向內心進行深掘,但不可忽視的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互動與社群的組成,也可能後天地形成我們的價值觀與認同,意即當個人的生命經驗與他者之間進行交流與互涉後,可能形塑我們的行為模式、價值理解、文化底蘊與社會關係。「尋路」的主題使語文教育得以與公民教育及當代社會關懷結合,當今媒體的傳播雖便捷快速,但只有紮根於語文的涵養與淬鍊,才能真正發揮公民教育的力量。
  在此面向的教學設計上,是想像一個從初生到進入社會場域的個體,在此過程中與其他個體或群體的互動嘗試,例如《巨流河》、《我們仨》中的「家庭」,其中「我」與父母、兄弟、姊妹之間,更是人們第一次面對自己以外的個體;從「家」到「國」,人們又如何於環境中自處,例如《史記˙刺客列傳》、〈蕪城賦〉中如何對族群、國家的認同,也是這個主題關注的焦點;除此之外,價值觀的養成將深刻影響我們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與社會問題的判斷,進而認知「正義」,如〈謝小娥傳〉中的「復仇」主題,也可以作為個人從內化的「築夢」到確立人生方向、道路的「尋路」過程。

3)【書寫實踐】自畫像:個人生命史書寫
  「個人-群體」的軸線,是希望學子通過文本的閱讀,一方面促使自我開始回顧自身生命經驗與經驗,進一步尋找曾經遺忘的重要片段,進行對自我的重新認知,另一方面,將設計生命史書寫的主題作業,讓學子們實際操作對個人生命史的深度探尋。
  因此教師於實際教學時,可帶領學子以個人情感融入作家書寫的生命情境之中,以移情的美學心理對作品進行賞析,以求得「讀者視域」與「作品視域」相互融合的深度詮釋,並喚起讀者類似的生命經驗。書寫實作的單元,將採用錄音、相互訪談等不同形式,讓學子嘗試生命史寫作,並從寫作中,理解自我生命歷程的轉折,及其可能發生的原因。

2.     從「采風」到「薪傳」:
1)采風:地方想像與空間感知
  生命的歷程,連結個人內/外在的經驗認知與探索,除此之外,個體存在於生命場景中的意義,也能夠開啟更多元的連結與討論。特別的是,本校處於「後山」,其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輻輳出與其他地域有別的在地性與在地文化,例如海洋、縱谷、原住民文學、族群部落風土等等,都有極具地域特殊性的書寫經典,因此「采風」的主題,除了是尋索人們想像、理解空間的可能之外,更希望能夠通過行旅、巡禮等活動,強化個體生命與在地空間的連結。
  在教學的面向上,本主題將以「空間」為核心,透過文本的閱讀與解析,尋找「人」與「地方」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可能帶來的「空間感」與「地方感」,如何完成個體生命的建構。例如《洛陽伽藍記》、〈石鐘山記〉行旅過程中的「地景」,可能如何與生命經驗產生共鳴;或如仙境遊歷的《聊齋誌異˙翩翩》,可能暗示了怎麼樣的人生境遇、結局與價值追索;此外,無論旅行或定居,「地方感」的形成,必然與當地的「風俗民情」產生一定程度的關聯,例如〈黥面〉中討論的台灣原住民習俗、《殺鬼》描寫的儀式與信仰,扣連著個體的空間「移動」,以及這些場景對生命歷程、經驗的轉化和影響,同時也讓學子們在閱讀、書寫的常識過程中,找尋與在地環境的生命鏈結。

2)薪傳:歷史傳承與時間符碼
  生命歷程事實上即是時間的積累,文學作品中的「時間」、「記憶」主題,除了表現出對時光遞嬗的傷逝之外,更涵括了「以古鑑今」的意義。換言之,個人/群體的生命經驗,勢必透過時光流轉,以文字或其他形成傳承,形成後人感同身受、引以為戒的不同選擇。
  「薪傳」的主題,是以「時間」符碼為核心,特別以文學作品中的「歷時」與「共時」書寫為考索對象,包括如〈平泉山居草木記〉、〈黃岡竹樓記〉如何從時光遞嬗裡析理出人生的感懷與感嘆;〈弔古戰場文〉、〈始經喪亂〉如何以「時間」閱讀「空間」,並且讓「記憶再生」,對個體生命經驗產生衝擊與迴響;對歷史事件的回顧,如《鳳林二二八》的口述史,又可能給予現世社會如何的借鑑,都在時/空的映照下,對生命產生了意義。

3)【書寫實踐】時空旅行:創意書寫
  人們的一生中,生命歷程與生命場景事實上並非二分,更可能同時產生相互關聯的效應,因此在「時間-空間」的軸線中,亦將設計書寫實踐的課程或作業,教師將引導學子們探索自我生命中重要的一個經驗片段,仔細思索其中出現的空間場景及其歷時性與共時性的意義,並嘗試以「擬人化」、「自傳」、「小說化」、「詩化」、「影像化」、「圖像化」等等不同的創意形式進行創作,並且於期末時綜合十二個班級的書寫成果,公開進行展演,除了靜態展示外,也邀請學生進行生命分享、述說自我生命的建構。

(二)   革新課程之創新
1.     古今的交會與融通
  通識教育中普遍面臨的問題,即是學子對於古文艱深難懂的刻板印象,因此本計畫在課程架構與教材規劃的設計上,嘗試以古/今文本交錯方式進行講授。不論「築夢」、「尋路」、「采風」、「薪傳」,這些主題所可能涵括的生命歷程與場景,事實上應存在於每個時代之中,換言之,教師可以藉由現代的閱讀認知分析,與對古文的尋繹,盡可能以多元視角、多元面向來設想古人的情感,因而古今文本的對照與對讀,甚至可以更加清楚地探察生命的諸多議題,例如古/今「生命價值」產生共通與相異的因素、時/空限制造成古/今人生觀、世界觀的異同等等。不同主題的不同文章,實際上仍舊以「生命」為核心,每個主題之間以及引發出的生命故事、經歷,雖不具絕對的時間性,但亦可以提供跨主題式的討論。

2.     以「生命」為核心
  以往的國文教育,主要偏重於文法修辭、篇章結構等層面的掌握,並以古文為主要的講授文本,本計畫課程將採取不同以往的教學進路,嘗試以「生命」為核心,進行相應規劃。最主要的目標在於希望藉由自我與自然景物、人間社會、文化現場的互動,啟發學子思考個體存在於各種生命場景中的意義,最後透過統整上述各項單元思考,讓同學能主動探索思辨生命存在的價值,並培養人文社會關懷的態度,進而建構和諧的生命觀。

(三)   課程活動設計
1.     生命史講座
  本計畫上、下學期由十二個班級組成課程群組,擬邀請十三場次的生命史講座,並以講者的經歷,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或邀請選文作者現身說法,進行現場的互動交流與座談,更形成作者與讀者之間的生命對話。

計畫辦理的生命史講座,除了提供本課程群組的班級共同聆聽之外,亦將對全校教職員生開放,以增添其對話性。